v风楼阁信息平台_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

赛教天地

【教学反思】《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作者:汪 君

一、教学依据

本课内容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它包括:

1.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本课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高二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哲学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够用哲学的观点浅析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发展的普遍性,运动的基本形式。                                                                                                                                            
理解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分析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发展的几种形式。               

2、能力目标

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性、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难点。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范畴较复杂,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而课本介绍的是狭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知识要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同广义的发展观是区别的,认识到发展具有方向性和趋向性。

四、方法点津   

(1)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要从三个层次分析,即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全面把握发展。

(2)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五、教学环节与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材介绍的是当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距今2亿年至4000万年却是一片汪洋大海,多媒体展示图片“世界屋脊”的变化——有“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的感叹(图片一),“长江浪花”图片及相关诗句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葬旧人”、“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形容人才的辈出(图片二)。“枯木逢春”的图片——说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图片三)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世界屋脊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

◆这几句诗和图片共同揭示了什么内涵?

◆它存不存在推而广之的普遍性?

由学生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前一课我们证明联系的普遍性时分几个层次介绍的,这样就引出第一目的内容: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三个层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板书)

(播放下载视频《亿年的演化》)

师:大家观看视频后发现自然界和人类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

生:(总结)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有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过程。

生:人的体质还会继续发展。

师:大家可以假想一下未来的人类的样子吗?

生:我认为可能会寿命很长,身高增高,体型变胖,免疫力会提高。

师:对,随着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体质很可能就会朝这方面发展。从刚才视频内容的演变过程来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之前的内容中提到的几种运动方式吗?

生: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物运动。

师:恩,不错,自然界是这几种运动的逐次递进的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发展。实际上除了这四种运动,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社会运动。

师:总之,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它说明了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板书)

展示材料——整整100年前的1900年,中国是一个跌倒的巨人,被八国联军侵略,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任东西方列强掠夺、凌辱;整整100年后的2000年,中国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人,独立自主,繁荣昌盛,钢铁、煤炭、水泥、化肥、电视机等工业产品的产量以及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等农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为世界第二。邓小平提出2000年中国经济“翻两番”的目标1995年已经提前实现。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

2004—2005年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相继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成功发射升空!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法新社评论说这标志中国全球地位的提升。(多媒体播放央视的午夜新闻网络视频)

通过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祖国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强大。它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它的依次更替表明: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板书)

展示材料:多媒体展示微软公司的外景照片。它的总裁比尔·盖茨曾经在电脑486到来的时代断言这已经是电脑发展的顶峰了,它将不会再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它很快就发展到了奔2、奔3到今天的奔4,中间用了不到几年的时间。很快比尔·盖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现在微软人的工作宗旨是:微软不变化的只有变化。发展变化是一个国际大企业生存的根本,不发展就要面临倒退甚至灭亡。

“微软不变化的只有变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1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国际领导协会副主席巴特曼斯说:“变化是当今世界的唯一恒量,每个政党、团体和社会都要找到变化这种现代的稳定与和谐模式。从中共不断变化的党章中,我看到了它的活力之源。”

以上的两则材料折射出了无论是个人的认识还是国家的意识都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大家还能列举一些其他的事例吗?

(看书讨论)

生:前面学过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里面提到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在凹曲面和球形凸面上是不适用的。

生:三国时期的吕蒙曾因文化水平不高而常闹笑话,后发愤读书。鲁肃却以过去的眼光看待他,没为难住他却发现能对答如流,所以后人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师:大家刚才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具有无限性,实际上它是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推进的。因此每个人的知识积累经历了一个有不知——知、由知之不多——知之较多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板书)

◇课堂探究:(1)“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为什么被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1)说明了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


师:这些图片清晰地展示了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史,同时结合课本p63的探究活动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请大家讨论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看图片和书讨论)

生:它指的是事物的变化和前进过程

生: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旧事物被淘汰的过程

(教师总结)    

1、发展的实质(板书)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设问:刚才有同学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变化和前进过程,那么大家认为变化过程是不是就等于发展的过程?

在把握这一知识点时,应抓住“实质”“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等关键词去理解发展的实质。(设问意图)

请同学们结合P61和P63页的专家点评思考。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运动,运动中包括变化和发展,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发展只指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表明了事物的趋向性。

2.发展的意义。(板书)

  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科技。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发展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设计

简要回答怎样正确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答案:(1)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解析:本题从知识的完整性上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理解这一问题时抓住“实质”“前进性”“方向性”等关键词,注意区分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那种倒退的、下降的运动变化则不是发展。

七.教学反思和总结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另外,教材使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依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情况下,可以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针对《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特点,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把握。

版权所有:安徽省太湖中学    网站备案: 皖ICP备08005272号-1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建设路628号   电话:0556-4162746
网站维护: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一网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39号


页面执行速度0.00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