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风楼阁信息平台_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

赛教天地

【心得体会】历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者:许芝林

摘要  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在教育实践中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才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进而进一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而新课程实践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就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  历史课堂、调动、学习积极性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从而愿学历史成为历史的主体。本文试从创设情景、对比设问、故事引入、开展活动等方面阐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产生、调动、培养、巩固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情景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景,有助于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行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如必修1《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讲到汉武帝如何实行“推恩令”,削弱地方的权利以加强中央的权力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相关片段。然后提问:“汉武大帝即位时面临的两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这里面的影视资料就是一种情景的创设,由于有了影视资料和以前的知识做基础,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的看法,这就为讲汉武大帝加强中央集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做好知识的铺垫。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有选择的加以利用。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达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景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的手段。

二、对比设问,产生兴趣。

古话说:“善教着,必善问。”在历史教学中巧妙的设置疑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而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产生落差感、惊奇感,有问必有答,回答问题时,学生积极参与,身临其境,再加上在老师的指引下,从而培养一种解题的思维,形成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

如在讲解《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时,可以从时间上将雅典实行民主的时间和中国进行比较:中国人开始知道“民主”这个词是什么时候(20c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向中国介绍民主和科学时中国人才知道民主的概念)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并为之奋斗的民主制却早在2500年前的雅典就已经得到了实现,更让我们难以想象的,在处于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大国大多还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时候,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却已经实现了全民参政的民主。雅典迈向民主的脚步之快实现民主的程度之高真是令人惊叹!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有种探知究竟的欲望,此时教师应加以引导。

所以设问不在于多,不在于深,而在于巧妙、新颖,能够激起学生解题、探知的欲望。能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多下功夫。

三、故事架桥,调动兴趣。

历史很大一部分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主权的概念和轮番而制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讲《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以上关于故事的内容在这儿就不在讲叙了)类似的故事很多,通过故事架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况且学生最喜欢听历史故事,何乐而不为。做过几次问卷调查,历史故事最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一节课中这样的历史故事不宜过多,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的地方一两句话就可以带过。

以上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的培养更在于学生本身,需要老师设置一系列的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从中体会快乐。

四、设置活动,培养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证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在《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中涉及到对秦始皇功过的评价问题,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老师先列出一些古代对其评价的观点。在就这个问题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大多积极参与但意见不一:有的同学侧重于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割据混战,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给予肯定;有的同学侧重于批判秦始皇认为他残暴,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害得民不聊生,焚书坑儒又严重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因此应对他持否定态度。辩证过程很激烈,也出现了不少亮点,既增强了学生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和历史人物、事件的认知水平。课堂交流也是一种不错的自主学习方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先思考一下,然后前后同桌四人一组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让学生自己去学,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互相学习,发现彼此闪光的部分。当然有的活动方式受外在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地展开,而不管怎样,课堂上的时间尽量让学生当主角,老师去积极引导,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想一节课如果有几个巧妙的设问;用多媒体展现某些历史情景;有必要时讲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小故事,这样课堂的氛围肯定能调动起来;最后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做必要的引导。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获安庆市2010年历史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

版权所有:安徽省太湖中学    网站备案: 皖ICP备08005272号-1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建设路628号   电话:0556-4162746
网站维护: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一网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39号


页面执行速度0.0028秒